全国粮食生产开局良好 冬小麦将迎来大面积收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1:28:00    

农谚讲,谷雨时节种谷天,标志着春耕生产进入大忙时节。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春播春管进展顺利,粮食生产开局良好。

今年,全国粮食意向种植面积预计17.9亿亩左右,其中春播粮食面积9.6亿亩,均比上年有所增加。东北春播陆续展开,今年吉林将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200万亩。在梨树县,当地对免耕播种机进行了优化提升,可以精准控制播种深度、播种量和用肥量,让出苗质量更高。

国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副秘书长 苗全:我们主要是针对梨树模式秸秆全量还田而研发的,减少了故障的发生和提高作业效率。

夏粮生产形势良好,冬小麦拔节期一二类苗比例达91.2%,比常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当前,北方冬小麦正孕穗抽穗,长江中下游抽穗扬花,西南地区开始灌浆。

贵州大面积推广小麦抗旱栽培技术,近160万亩小麦长势良好。在纳雍百兴镇,当地正在进行收获前最后一轮“一喷三防”作业。

纳雍县百兴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王显云:每亩种植密度达到25万到26万株,再加上今年气候良好,预计比去年增产10%左右。

四川省实施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成果转化“星火”行动。眉山推广遥感巡田+AI算法新模式,快速识别小麦长势差异、病虫害风险等,及时指导农民进行精准田管。

眉山市天府新区贵平镇庆祝村农民 曾昌建:避免了过度施肥和盲目施药,每亩地可节省25%的肥料,喷药也可节约30%左右。

安徽突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新技术新模式20套以上。在霍邱,当地整合资金近1500万元,绿色防控覆盖率超六成,绿色防控面积和效果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

山东大面积提升单产,着力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装备匹配度,重点实施水肥一体化面积300万亩以上。在宁津,当地大面积推广浅埋滴灌技术,因苗精准灌溉,水肥利用率超过90%。

宁津县时集镇益仓粮食种植合作社负责人 王玉池:浇地时只需要开关阀门就行,能确保大水不漫灌,小水细灌,防止夜间低温造成伤害。

今年预计全国冬小麦面积达3.4亿亩,基本保持稳定。再过40多天,冬小麦将迎来大面积收获。

买种子选准购买渠道 认清产品标识

随着全国春播大面积展开,种子需求也进入高峰。这个时候最要注意的就是别买到假劣种子,如何避坑,一起来了解。

假种子包括用粮食冒充、用形态相似的种子冒充以及品种与标签标注内容不符等情况。劣种子包括发芽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以及带有国家规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等情况。春播时节,农业农村部派出了7个督导组到重点地区开展指导。各地也全面开展了春季种子市场监管检查。农业执法人员告诉记者,避坑假劣种子,首先要选准购买渠道。

北京市农业综合执法总队种植支队三级主办 孙慧雯:要选择这些正规的农资店,要谨慎选择那些走街串巷上门推销的商贩推销的产品。第二点就是我们通过网络选购农资产品的时候,要选择正规的电子商务平台。

此外,购买种子时,重点要警惕超低价种子和没有任何标识的种子。

北京市农业综合执法总队种植支队一级主办 孙增辉:查看它的审定编号。第二个你要看咱们购种是不是适合在本地区种植和什么时间种植。如果说出现了问题,可以对生产经营者进行查询。

在农业农村部全国涉种案件管理系统上,记者看到,随着各地不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近年来涉种案件数量逐年下降。同时为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农业农村部也向社会开通了电话、邮箱、App、网站等多种反映渠道。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 市场监管处处长 吴凯锋:留凭证,有问题第一时间向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反映。农业农村部假劣种子举报热线010-59192079,农民群众可通过电话反映问题。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