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5:31:00
扬子晚报网4月28日讯(记者 郭小川 万惠娟 朱亚运 于丹丹)“姓名:王汝芳,工种/职业方向:长期照护师,证书编号:……000001” 4月28日下午,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颁发活动在江苏南通举行。6名长期照护师代表,从颁证人手中郑重接过蓝皮红印的职业等级(五级)证书。来自南通海安邻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长期照护师王汝芳,成为全国第一本长期照护师职业证书的持有者。
其他75名通过考试的长期照护师也将于近日持证上岗。长期照护师,由此被列为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一个新的工种。这一新型职业的诞生,标志着失能群体照护职业化率先在江苏落地。
据了解,长期照护师是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的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医疗护理、功能维护、心理照护的从业人员,在职业分类中属于“健康照护师”。
4月19日,由江苏省医保研究会组织的全国首场长期照护师考试在南通开考。当天,共有100名考生参加考试,考试内容分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理论考试包括护理知识、伦理道德、消防安全等,实操考试包括清洁、饮食、照护和生命监测等8个项目。最终有81人通过考试,成为首批领证人员。
长期照护师“首证”持有者王汝芳今年49岁,几年前,她看好长期照护行业的发展前景,放弃经营多年的小吃摊,转行成为一名专业照护师。“像我这个年龄,做梦都没想到还能考到一本执业证书。”王汝芳激动地说,“这不仅是一本证,更是咱长期照护人员的底气。照护失能人员,以前是凭经验,现在可以靠专业技能,更好地为失能人员提供服务。”
长期照护师是随着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推行而诞生的。2016年起,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试点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被成为“第六险”。据国家医保局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49座城市推行这一险种,覆盖超1.8亿人,累计260多万人享受待遇。南通是全国最早试行“第六险”的城市之一。经过近10年探索,保险已覆盖该市700多万参保人员,定点服务机构360多家,从业人员达1.2万人。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全国约有4500万失能人员亟需专业化、长期化的照料护理。按照1:4的标准计算,专业照护人员需求达1000万以上,而我国目前该领域从业人员仅有30多万人,缺口很大。
南通市医疗保障研究会会长顾忠贤认为,长期照护行业有广阔的就业前景。长期照护师这一新职业的诞生,有利于解决更多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同时,更能为失能人员提供专业长期护理,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新生力量。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