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时评丨蜜雪冰城招牌可以“变色”,城市口碑何以挽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20:41:00    

海报新闻评论员 张静宁

据媒体报道,近日多名网友反映,河北廊坊三河市很多门店的招牌都变了颜色,连蜜雪冰城标志性的红色招牌,也改成了绿色或者灰色。店铺工作人员称是收到三河市城管部门的要求,按照市政府城市规划,红色、蓝色、黑色的门牌都要改色。4月10日,当地门店再次被曝已经恢复了红色招牌,恢复原因及政策是否已经调整,目前还不明朗。

关于商铺招牌款式、颜色的讨论已是老生常谈,近几年在不少二、三线城市时有发生,为何此次三河市商铺招牌颜色“三禁令”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呢?一部分原因在于蜜雪冰城标志性的红色招牌已经成为其品牌标识的一部分,红底白字也成为了人们喜爱它的原因之一。当绿色和灰色的蜜雪冰城被曝光后,不少网友感到这种“一刀切”式的城市管理手段折损了品牌的标识价值。当然,还有另一部分原因在于,有媒体报道,招牌颜色的更改需要商户自掏腰包承担费用,这无疑是当地相关部门变相将行政成本转移给了市场主体,让人们感觉少了些城市政务该有的温度和人文关怀,甚至有网友调侃“能不能去一个地方投资,要先看看当地商户的招牌是否统一”。

虽然是一句“笑谈”,但网络声音的背后,暴露出城市治理水平对城市口碑的影响。城市治理水平的高低,往往体现在街头巷尾。蜜雪冰城的招牌可以改回红色,但投资者、网友、居民对一座城市的不良印象却非短期内可以挽回的。大部分地区之所以要求统一招牌颜色、款式,初衷是想通过美化市容市貌,来打造更有品质的城市生活,也打出有特点的城市品牌。但如果用“拍脑袋”“一刀切”的决策手段进行城市治理,无助于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这样的管理方式就与工作初衷背道而驰了。

城市的精细化治理,需要“慢工”出“细活”。城市是人的聚合,城市治理得怎么样,最终要靠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来衡量。一项好的公共政策,最重要的是体现出温度和人性化。对市容市貌的治理不妨多一些耐心,从每个城市的不同“气质”中找到适合自己城市故事的“旋律”,不仅能更有风格,还能成为城市颜值和流量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