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

  本报讯 为切实加强鸟类保护工作,在第44届“爱鸟周”来临之际,4月1日,尖草坪法院组织干警走进汾河雁丘园、汾河湿地公园开展“爱鸟周”普法宣传系列活动,呼吁大家共同护航绿色生态,呵护鸟类家园。  在汾河雁丘园,法院干警通过悬挂横幅、设置法律咨询台、展示鸟类图片等方式,向群众普及关于爱鸟护鸟、鸟类迁

带着孩子一起喂红嘴鸥。市民与红嘴鸥互动。红嘴鸥轻盈地掠过水面。轻舟载春,银鸥剪浪。市民投喂红嘴鸥。清明假期期间,银川市海宝公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鸥鸟盛会”。清晨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数千只红嘴鸥在天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时而俯冲掠过水面,时而盘旋而上,洁白的羽翼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公园里游人如织

2025年4月4日至6日清明节假期, 来自北京、天津、济南的“科普游子”“媒体小记者”等多家研学机构,组织了500余人研学团队走进自然保护区,选择黄河口生态科普研学课程,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依托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及科普宣教阵地,通过实地体验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青少年打造了生动的自然教育

大理巍山青华绿孔雀省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了一场绚丽的“春日盛宴”——木棉花竞相绽放,红的热烈,黄的灿烂,将山野点缀得如诗如画。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里成了鸟儿的“狂欢派对”,蓝喉拟啄木鸟、蓝翅希鹛、白喉红臀鹎等珍稀鸟类纷纷赶来,在花间飞舞嬉戏,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保护区内,木棉花开得正盛,鸟儿们或

随着乌梁素海的生态修复,264种鸟类家族在乌梁素海安家,其中不乏有稀有物种。从保护一个湖到保护一个生态系统,系统化修复体现了系统观念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的重要实践价值。

飞掠湖面。本报记者 张多钧 才贡加 摄 湖畔休憩。本报记者 张多钧 才贡加 摄本报记者 张多钧 才贡加4月1日清晨,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宁湖湿地呈现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棕头鸥在晨光中悠然觅食,成群白鹭掠过碧波荡漾的水面,凤头䴙䴘在芦苇丛间游弋嬉戏。这片高原湿地迎来今春候鸟迁徙的重要节点。记者从西宁

伶俐可爱、喂养方便、互动性强的鹦鹉是现下许多人的理想萌宠。社交媒体上时常可见有人分享将鹦鹉放在手上、肩上乃至头上亲密互动的视频。然而人鸟这样和谐的相处模式,其实可能“暗藏危机”。不久前,成都的一位鹦鹉爱好者李先生持续高烧5天,最高到39.4℃,并伴随着剧烈咳嗽、浑身疼痛。自行服用了一些头孢和布洛芬,

编者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候鸟北迁的时节。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达到监测最高数量,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山东省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气候条件适宜,迁徙鸟类种类多、数量大、历时长,鸟类资源丰富,有鸟类471种,占全国鸟类总

【来源:洱源发布】水雉鸡 杨灿华摄 紫水鸡 杨灿华 摄 钳嘴鹳 杨灿华 摄 近年来,随着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鸟类来到洱源繁衍生息。在右所镇东湖湿地,诸多鸟类悠闲嬉戏,时而潜泳觅食,时而漂在水面上梳理羽毛,时而展翅高空飞翔,与湛蓝的天空、清澈的东湖共同构成一幅优美的图景。 文字来源:综合网

近日,演员李现因热爱观察和拍摄鸟类,收获了来自生态环境部的认可。4月4日,@生态环境部 发文称,喜欢摄影的当红演员李现,果然不负“花鸟使”之名,以一己之力带火了#玉渊潭打鸟#在内的N个话题,成为这个春季破圈的现象级讨论。全国各地文旅部门闻风而动,纷纷在官方社交媒体平台上“喊话”李现,邀请他来自己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