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2 10:43:10
人难免生气,但是不可以长时间的怀恨抱怨,更要防止怒气恶化为罪。 我们时常因各种事务,不随己意而生气发怒。我们也会因为别人的不义,或者不法的情形,而愤愤不平。
重要的是,倘若生气里有罪的动机,放纵怒气,结果被怒气控制,做出有损自己,更有损他人的事,那便是错误的。
“不可含怒到日落”,意味着不被情绪辖制。如果我们在日落之前还不能除去心中的怒气,就不可能与人和好,与自己和好,和祂和好。
其实这也是我时常需要操练的。先前,又因女儿做事拖拉,上课迟到而激怒。 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我们总是周而复始的交代,孩子也总是不厌其烦的再犯。
即便如此,在面对无法抵抗大人的孩子时,我们也不可因为他们是弱者,而对孩子肆意的发火。 当晚,我便找她道歉,指出她的问题,也承认我的错误。并且将原先怒气化解,不可让她延续到入睡。
生活中磕磕绊绊的事情在所难免,我们的眼目若只关注到这些不好的事情,就无暇欣赏到他人的优点与可爱之处。眼睛是身上的灯,我们的眼睛若嘹亮,全身就光明了。 只有这样,才能饶恕他人,放过自己。